8月21日,土耳其政府对以色列实施了一项“三不政策”:不接纳以色列籍船只、不承运以色列货物、不批准土耳其船只停靠以色列港口。这项口头禁令导致东地中海航运业陷入混乱中国正规股票app排名,土以关系降至冰点。
回顾三年前,土以两国互派大使、商务部长握手签约,关系看似回暖。然而,加沙冲突再起后,土耳其迅速召回大使、冻结贸易、断绝外交关系,直至如今的港口封杀令。土耳其每一步都紧跟加沙战火的步伐,用经济手段将外交对抗推向高潮。
这次禁令切断了土以之间的海上生命线。以色列从土耳其进口大量建筑材料,如水泥和钢筋。禁令生效后,以色列建筑协会警告水泥价格在三天内暴涨17%。以色列对土耳其的出口额也大幅下降,贸易链几近断裂。
航运业受到巨大冲击。一艘以色列货柜船在接近阿姆巴利港时紧急转向希腊,地中海航运公司连夜禁止装载任何发往以色列的货物。东地中海航运路线面临南北夹击,南端红海被胡塞武装封锁,北端土耳其关闭大门,以色列海上通道被彻底封锁。航线被迫绕行希腊比雷埃夫斯和塞浦路斯,单趟燃油成本激增12万美元,保险费也达到两年新高。
人道主义物资运输也受到影响。原计划通过以色列阿什杜德港运往加沙的496个医疗集装箱全部滞留。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紧急呼吁开放通道,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证实加沙两名儿童因饥饿死亡,当日空袭又造成10人丧生。
土耳其的强硬姿态引发争议。支持者认为这是在守护伊斯兰世界,反对者则质疑这种做法是否真能换来和平,还是让加沙孩子付出代价。
这场风暴的根源在于土耳其国内政治。最新民调显示执政党支持率下降,但多数选民要求政府在加沙问题上更强硬。埃尔多安敏锐捕捉到民意风向,将“支持巴勒斯坦”作为2026年大选的核心议题。面对北约盟友的质疑,埃尔多安表示如果华盛顿真的重视加沙问题,早就派遣航母了。
当土耳其货轮逐渐远去,加沙的爆炸声却愈发刺耳。这场经济封锁究竟是正义的呐喊,还是精明的政治算计?以色列建筑工地的水泥涨价了,加沙医院的药品断供了中国正规股票app排名,地中海的运费飙升了——和平的曙光似乎更远了。
益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